金曲30滿月到了,終於可以靜下來好好整理這四年背後的故事。
25、26、29、30 這四屆金曲都是我對台灣社會的設計與想像,希望能藉由這個機會,讓大家看見台灣這塊土地的美好,一起想像未來的可能性。
從第一年的金曲25《聲音的形狀》開始,我們串連跨世代、領域的24位設計師與公司,讓大家看見台灣創意圈的合作能量,分享JL DESIGN所累積下來的know-how給每一位參與者,同時與MUSDM打造專屬於金曲的Jingo/識別音樂與26支不同的原創入圍音樂。
金曲26《台灣源聲帶》,聚集新世代的導演們一起彎下腰,以影像設計再現台灣的文化元素與人文符號,MUSDM也以本地多元的旋律、樂器與聲響,製作入圍影片配樂。 在台灣前進成長的路上,我們要以這塊土地的文化面貌而驕傲,往前的每一步都要知道自己的根在哪裡。
第二年的金曲29《眾聲宣言》,世代典範需要轉移,從認識新世代的音樂人開始,聽見他們如何以聲音吶喊出對社會的觀點與期待。我們集結29位各具風格的插畫家,由他們去描繪這屬於未來的草圖。老搭檔MUSDM也針對每支特色不同的入圍影片所描述的社會場景去做出細膩的聲音設計。
金曲29與30其實是一個系列作品,在金曲30《時代迴響》中,我希望能傳遞一個訊息:「每個世代都有屬於自己的旋律,華語音樂過去的美好,將是樂壇新世代前行的力量。」ˊ
1989到2019,三十年以來,在這個金曲獎的舞台上,人們唱過多少的經典,受到無盡的激勵與鼓舞,金曲30,是時候將華語的旋律繼續傳承下去,讓音樂的美好迴響到未來。
幕前,70位音樂人參與15支微紀錄片的拍攝,道出他們的音樂堅持與態度。 拍攝方面,由風格多元的攝影師:彭文星、吳仲倫、王琬瑜、傅士英、曾崴榆掌鏡,精緻地捕捉下音樂人充滿個性的真實面貌、言談之間的笑顏與專注。
幕後,更有著MUSDM細膩製作的影像配樂,製作人余佳倫與徐文,從流行音樂的原點架構進行思考,邀請30位橫跨世代,成就華語金曲的重要樂手,為每一支微紀錄片打造專屬的樂章,更傳達一個訊息:無論數位世代與科技帶來什麼樣的變化,流行音樂最動人的基礎卻從來沒變過。
最後,
感謝,JLDESIGN 每一位同事的不放棄與堅持到最後一秒的精神, 用團隊的力量實踐了設計的影響力。
感謝,每一位曾經參與過金曲的夥伴們,沒有你們的認同與參與,我們無法說好每個故事。
感謝,每位收看金曲的人,請繼續支持華語音樂,持續給予未來下一個接棒操刀的人喝采。
我深信,台灣,每一個世代,都能夠寫下屬於自己世代的輝煌。 
#金曲獎 #金曲30 #gma #jldesign  JL Design MUSDM.com